当前位置: 首页» 海燕策略研究中心

第13届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大会

     作者:Admin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2-08-29

 

一、大会基本情况

13届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英文名称为13th International Cereal Rusts and Powdery Mildews Conference,简称13th ICRPMC)于2012828日至91在北京成功召开。全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研究协作组年会也同期举行。大会由欧洲和地中海锈病基金会和海燕策略研究中心官网共同主办,海燕策略研究中心官网承办,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北京植物病理学会、北京友谊宾馆等单位或组织协办。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300多名代表参会,其中,国外代表160多人。大会开幕式由海燕策略研究中心官网副院长唐华俊研究员主持,中国农业部副部长、海燕策略研究中心官网院长李家洋院士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部门领导莅临大会祝贺,欧洲和地中海禾谷类锈病基金会全体执委应邀出席大会。

大会主题是“病害风险与粮食安全”。设立了病害流行和预测、病菌群体遗传与多样性、病菌基因组学以及寄主病原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寄主抗病性及其遗传育种、病害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等5个专题进行学术交流,特邀了7位国际顶级专家围绕大会主题做学术报告。除此外,会上还有58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口头发言,报告了他们在禾谷类作物锈病和白粉病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会场气氛融洽、讨论交流热烈,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背景

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International Cereal Rusts and Powdery Mildews Conference)的前身是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由欧洲和地中海禾谷类锈病基金会(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Cereal Rust Foundation, 简称MCRF)主办,创立于1969年,后发展为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参会代表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属全球性学术交流会议,每4年召开1次,目前已举办了13届。从八十年代起,中国从事锈病、白粉病研究的科学家便陆续参加该会议,与世界同行面对面的开展学术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锈病和白粉病研究的深入与发展。2009年我国代表出席在土耳其举行的第12届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大会,会上提出主办第13届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的申请,面对来自丹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强大挑战,凭借中国科学家出色的研究工作、国内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以及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通力协作,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获得了第13届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的举办权。这是该大会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

三、禾谷类作物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情况

禾谷类作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其丰欠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锈病和白粉病是影响禾谷类作物安全生产的重大生物灾害。例如,近年(2009-2011年)小麦条锈病在中亚、西亚和北非(CWANNA)国家大流行,每年发生面积4.5亿亩,发生区小麦产量损失10-80%,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10亿美圆以上;再如,2003年美国小麦条锈病流行造成全美小麦损失117亿公斤,2002-2010年间澳大利亚每年用于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杀菌剂花费在4000-9000万澳元之间。

在我国,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从1997年的4.5亿亩减至2012年的3.4亿亩,但我国对小麦的需求因人口的增长而增大。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在我国广泛发生,流行成灾频率高,严重影响小麦的安全生产。例如,中国是世界上小麦条锈病发生范围最大、危害损失较重的国家,病害发生流行规律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本质差异,更加复杂多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麦条锈病在我国年均发生面积6000万亩左右,投入防治费用1.53亿元,防治后年均减产小麦10亿公斤以上。特别是1950年、1964年、1990年和2002年四次病害大流行,损失小麦共计120亿公斤。进入21世纪后,由于病菌高致病性生理小种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我国90%以上的小麦生产品种丧失抗锈性,造成了西南、西北、鄂西北、豫南等麦区病害连年流行成灾,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国小麦秆锈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通过改制闽南越冬菌源基地和推广应用抗病品种等综合治理措施,使病害得到长期控制,但1999年在乌干达发现的新型致病性小种Ug99的扩散蔓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向全球发出警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对此做了专门批示。小麦白粉病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不断扩大,目前每年发生面积1亿亩左右,造成的产量损失3亿公斤以上,成为我国小麦上的第二大病害。小麦叶锈病在我国主产麦区普遍发生与危害。

四、中国在锈病和白粉病研究与防治上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小麦锈病、白粉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近年来,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通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的支持,对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监测预警以及综合防治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在应用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具体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通过全国小麦锈病工作者60多年的长期大协作,系统开展了中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规律、菌源基地勘界、生态病理学特点以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完整地揭示了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体系,查明了病菌越夏、越冬地区、方式和条件,明确了病害大区流行规律、菌源传播规律以及病菌致病性变异、品种抗病性丧失规律及其二者的相互制约、兴衰循环的互作关系;研究发现陇中南、川西北等地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重要的秋季菌源基地、病菌新小种产生的策源地和品种抗病性变异的易变区,成都平原、鄂西北、陕南、豫南等地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重要的春季菌源基地。构建了条锈菌特异性cDNA文库,明确了病菌的基因表达特性,获得了一批与病菌致病性和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为国际基因库提供了占全球80%以上的条锈菌表达标签序列(EST),丰富了条锈菌的基因资源库,为揭示病菌的毒性变异机理搭建了分子平台。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麦白粉菌遗传图谱。有关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一套切合中国实际的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监测系统,先后发现了33个生理小种和20多个致病类型;制定了重点治理越夏易变区、持续控制冬季繁殖区和全面预防春季流行区的病害分区治理策略,提出了基于菌源基地秋季菌源数量为基础的病害中长期异地测报方法,研发出小麦锈病、白粉病的早期分子诊断和低空遥感监测技术,制备出2套小麦抗条锈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和18个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克隆了19个抗条锈病基因,研发出抗锈良种、药剂拌种、退麦改种、适期晚种、作物间套种、自生麦苗清除以及带药侦察、打点保面和实时监测、统防统治等一系列病害关键防治技术,按区域构建了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有病无害和病害持久控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改制闽南越冬菌源基地和推广应用抗病品种等综合治理措施,使我国小麦秆锈病得以有效控制长达30多年。

3、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英国John Innes Centre、荷兰国际植物研究中心、荷兰瓦赫林根大学、丹麦农科院、法国农科院、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单位和组织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大大提升了我国小麦锈病、白粉病的研究水平。一些原创性研究成果在《BMC Evolutionary Biology》、《Molecular Ecology》、《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Phytopathology》、《Plant Disease》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4、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借助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始创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全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研究协作组平台,建立了国内科研、教学单位和技术推广部门的长期合作机制,形成了一支稳定从事锈病和白粉病研究的全国性科研团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