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燕策略研究中心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年度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

     作者:Admin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1-09-19

      2011年9月8日至11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小麦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专题工作会议在海燕策略研究中心官网召开。会议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科研处郑传临处长主持,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万权副所长、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杨普云处长、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科研处林克剑副处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彭德良研究员及参加小麦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的专家与学者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陈万权副所长肯定了项目组自2009年以来在调查小麦孢囊线虫的传播方式、明确发生规律、推广抗病品种、筛选防治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要求各单位继续重视小麦孢囊线虫的实用技术开发工作,在撰写科技论文的同时,多出轻简化实用技术。杨普云处长指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农业部的首要任务。我们小麦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对今年小麦增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小麦孢囊线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明确防治指标与产量损失的关系,针对不同生态类型麦田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土壤健康、防治有力。项目首席专家彭德良研究员强调,9月至10月是小麦生产的重要时期,各单位应抓紧时间开展冬季小麦的播种工作,认真落实试验示范的面积,努力搞好示范点的建设与示范技术的推广工作。
      会议期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参加单位分别汇报了各单位在小麦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总结了2009~2011年各单位在小麦孢囊线虫优势种类鉴定,发生动态和危害调查,致病型鉴定,产量损失评估,小麦种质资源抗性鉴定,致病基因克隆,快速检测与监测,农业防治技术研究,生物防治资源的挖掘,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筛选及应用技术,控制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并就2012年度小麦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讨论。首席专家彭德良研究员强调指出,目前冬小麦秋播即将开始,各单位在开展小麦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试验示范前,应详细调查小麦孢囊线虫的田间分布情况,规范小麦孢囊线虫的接种与调查方法,杜绝使用涕灭威等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高毒农药,确保试验设计合理、调查数据有效、小麦生产安全。2012年各单位应重点搞好冬前孵化线虫的发生规律、明确其生活史和侵染特点;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进一步明确产量损失与防治指标的关系;制定详细的技术规程,在调查研究的同时,及时收集整理小麦孢囊线虫危害症状、田间试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图片,加快小麦孢囊线虫防治技术挂图和宣传手册的出版工作,创制轻简化实用技术。与会专家表示,此次工作会议非常及时,不仅总结和分析了2011年的研究工作的进展,而且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增强了单位之间的交流,为推进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综合治理和2012年的大面积示范夯实了基础。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