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专业化防治成就现代植保

文章来源:管理员      作者:Admin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3-10-16

——第六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侧记

  近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本次论坛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现代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创新与应用、农药管理改革、农资物联网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创新是世界潮流,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前进。”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坚在开幕式上指出,“我们要认真研究农药创新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解决哪些政策、有哪些好的经验,现代植保体系的创新、农药管理的创新、农药本身的创新都是当今农药行业的重要问题。”

  减灾就是增产现代植保为粮食丰产保驾护航

  我国是一个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国家,植保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为促进粮食“九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在做主旨报告时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防针,提出了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三大理念,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三大机制,分作物、分品种、分阶段地打赢了区域性重大病虫害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害突击战、重大疫情阻击战三大战役,实现了重大疫情不大面积暴发成灾、不蔓延的防控目标,有效地减轻了损失。

  “今年夏粮、早稻两季又获增产,秋粮丰收在望,尽管遭受了南旱北涝的灾害,但总体长势不错。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其中‘虫口夺粮’保丰收的作用值得充分肯定。”叶贞琴表示,确保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迫切需要现代植保防灾控灾的能力,减灾就是增产。植保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必须加快推进从传统植保向现代植保跨越式发展。

  谁来治虫子?

  专业化统防统治解难题

  植保工作事关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对现代植保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提升现代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业副业化、农村老龄化的现象愈演愈烈。“谁来治虫子?”已成为一大难题,迫切需要探索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病虫害防治服务有效形式,而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

  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促进一家一户的分散防治向集中防治转变,是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重要条件。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赵清在论坛上给出数据:“各地实践表明,专业化统防统治每季可减少防治次数1~2次;降低农药使用量近20;提高作业效率5倍以上;防治效果提高10以上;水稻减损增产每亩达50公斤以上;小麦减损增产每亩达30公斤以上。”叶贞琴司长也在论坛上感慨道:“这些年来植保工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基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从微观层面上确保了我国植保工作的落实。”

  大会指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要通过专业的组织、专业的机防人员、专业的机械设备、专业的植保技术来开展规范的防治服务。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社会主体、社会资本了解和便利地进入并开展工作,合理调配社会资源,而不是由农业部门单独承担。除此之外,农业生产有需求、市场空间大,要尊重市场规律办事,营造市场公平竞争机制,让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承担,政府扶持但不包办。

  测报是防灾之首病虫害测报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数字信息时代,重大病虫害测报同样需要信息化建设。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处长刘万才在论坛上说:“目前我国的重大病虫害测报已迈上新台阶,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国家平台初步建成。从2009年起,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建成并全面投入应用,在提高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万才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国家级病虫测报数据库,目前数据库有关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等病虫害测报资料数据近500多万条。在传统的预报发布基础上,大力发展探索“电视—手机—互联网”三位一体现代病虫预报发布新模式,使病虫害测报在指导重大病虫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预测体系建设还面临体系不全、队伍不稳、经费不足三大困境。这就需要增加站点数量,完善机构体系,稳定测报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增加测报投入,确保其更好地运转。”刘万才说。